青禾成长营丨人文旅游学院:经验共分享,交流拓思路

日期:2025-03-03      点击数:  孟月云

“如何申请发展性资助项目?”“申报项目如何选题,有哪些类别?”“我该如何更好地建设运营项目?”……

2月27日下午,人文旅游学院召开发展性资助项目经验交流会,通过政策解读、成果展示与榜样引领,与“青禾小助”们做深入交流。


多维体系赋能成长,实践反哺传递温情

会上,学院资助辅导员孟月云老师以“从保障到赋能,从受助到反哺”为主题,系统介绍了学校“青禾·圆梦”发展性资助育人的实践体系,并用身边自强学长的真实案例与励志故事,鼓励同学们将资助资源转化为成长动能,通过“项目化运作、团队化实践、成果化反哺”,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育人闭环,助力自身全面发展。

从受助到助人,实践铸就青春担当

在分享会的“青春榜样”环节,多位曾获资助的优秀学子以亲身经历诠释“逆境绽放”的力量。其中,肖同学的分享以真挚的情感和鲜活的实践打动了在场师生——作为发展性资助项目的“双向受益者”,她不仅借助政策支持完成学业,更以“反哺者”身份带领团队发起“逐梦启航·爱心行动”,用绘画牛皮笔记本为乡村儿童铺就通往世界的“彩虹路”。


为打破山区孩子的认知壁垒,肖同学结合专业特长,带领团队成员亲手绘制“山外的风景”系列笔记本,用水彩勾勒城市地标、高校校园、科技场馆等场景,并在每页留白处设计“我的梦想画板”。通过绘画、书信结对、云端研学等形式,带领孩子们“看见远方,触摸未来”。“他们捧着笔记本反复摩挲的样子让我心酸又感动”,肖同学声音微颤:“有个孩子悄悄告诉我,他第一次知道美术馆里可以‘住着星星一样的画’。”项目开展以来,团队累计寄送手绘本100余册至多所乡村小学。“当孩子们在视频里举着手绘本说‘我也想画下自己的未来’时,我知道这一切都值得。”肖同学的发言引发全场热烈掌声。如今,她的团队正创新活动模式,助力乡村振兴,让山区儿童在文化自信中生长出“走出大山”的勇气与底气。

以爱育爱:谱写资助育人新篇章

目前,学院通过多项举措“以爱育爱”。资助项目负责人通过实地调研“益路繁华”第五届公益博览会、班主任“一对一”对资助项目进行经验指导等举措,助力星光汇聚成璀璨星河。

资助工作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从“受助者”成长为“助人者”。我们欣喜地看到,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带着家国情怀与社会担当,将个人成长融入时代发展。未来,学院将持续优化资助育人体系,深化校地合作,打造更多实践平台,助力学子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。